近日,三秦都市报对我校学子“三下乡”暑期社会实践进行了报道。
报道链接:
https://qinwen.sanqin.com/app/template/displayTemplate/news/newsDetail/7011/11243062.html?isShare=true

7月7日下午,西安市碑林区太乙路街道铁新社区联合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“以青春色谱,绘赤子之心”暑期社会实践团,为社区青少年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“七彩假期”科学实验课。20余名孩子在“沉浸式科普实验室”中,通过亲手操作“萤火流星雨”“奇幻熔岩灯”等趣味实验,亲身体验科学的神奇魅力,开启了一段惊喜连连的探索之旅。
活动室内,孩子们围坐桌旁,目光紧紧追随着烧杯、色素、食用油等实验材料,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好奇心。实践团成员将特制溶液缓缓注入亚克力容器,教室被点点荧光点亮。在紫外线催化下,荧光微粒划出道道流星般的轨迹,在穹顶缓缓旋转。“看!星星在我们教室里!”孩子们惊叹不已,兴奋地指向空中跃动的光点。
当熔岩灯电源接通,三原色蜡块在透明介质中翩翩起舞,随着温度变化,呈现出“岩浆喷涌”“彩云追月”等壮观景象。蜡块时而如火山熔岩般翻滚,时而如彩云般轻盈飘散。孩子们不由自主地围上前,兴奋地讨论着:“熔岩在跳舞!”“这个蜡块好像彩虹糖!”实践团成员陈雨欣适时引导道:“大家注意,蜡块上升是因为温度升高后密度变小,像热气球一样;下降时温度降低,密度又变大了。”这种将抽象的密度原理与直观现象相结合的讲解,让孩子们迅速理解了其中的奥秘。
在“光的折射”实验环节,三棱镜将一束白光分解成绚丽的七色光谱。一个小女孩兴奋地举手分享:“我知道!这就是雨后彩虹的原因!”实践团成员点头赞许:“没错,这就是光的折射和色散现象。大家想想,我们日常用的眼镜、放大镜、望远镜,是不是都应用了这个原理?”孩子们恍然大悟,原本略显晦涩的光学知识在互动中变得生动而有趣。
该社区负责人表示,这场科学与童真的美妙交融,不仅让孩子们在欢乐中领略了物理、化学现象的奇妙,更通过亲手实践有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。
编辑:贺换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