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城院要闻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城院要闻 > 正文

青春三下乡|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之“七彩假期”课堂篇

日期:2025-07-11    来源:

盛夏如火,青春如歌。2025年暑期,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积极响应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号召,精心组织48支队伍、共计500名学子,深入各地社区开展“七彩假期”志愿服务计划。他们聚焦少年儿童教育成长与课余生活需求,通过形式多样的趣味课堂和实践活动,为社区孩子们带去了一个充实、快乐、富有意义的假期。

趣味小课堂,玩转七彩光

——“以青春色谱,绘赤子之心”暑期社会实践团

“以青春色谱,绘赤子之心”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化身“科学引路人”,在西安市碑林区铁新社区带来神奇的科学实验。

活动室内,孩子们围坐桌旁,目光炯炯地注视着烧杯、色素、食用油等材料。当特制溶液注入亚克力容器,在紫外线催化下,点点荧光如星辰般亮起、流转。“看!星星在我们教室里!”孩子们的惊叹声此起彼伏。

趣味盎然的实验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播下了热爱科学、勇于探索的种子。

红育童心,彩绘假期

——“云曦假期护航”暑假社会实践团

“云曦假期护航”暑期社会实践团怀着对历史的深沉敬畏与对未来的炽热担当,庄严启程,前往灞桥区桃源漫步天境小区,为社区儿童带来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。

实践团成员们运用生动的语言讲述、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,深情回顾了八十八年前卢沟桥事变那段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。课堂上,孩子们神情专注,目光灼灼,认真聆听着历史的回响。在精心设计的问答互动环节,孩子们积极思考,踊跃发言,于无声处感悟民族曾经的苦难与坚韧,深刻理解了和平的来之不易。

此次活动,将炽热的“爱国情”融入服务社会的“报国行”,通过“七彩假期”的纽带,让红色基因在童心中生根发芽,代代相传。青年学子们在铭记历史中砥砺初心,在服务奉献中践行使命。

绿韵拓七彩,童心绘斑斓

——“非遗植趣·拓印传英”暑期社会实践团

七月初的长安区翰林社区公益课堂,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。“非遗植趣·拓印传英”暑期社会实践团的队员们,带领社区的孩子们共同探索古老的“植物拓染”技艺。

孩子们首先化身“自然采撷者”,在社区花园中细心挑选形态各异、色彩缤纷的植物叶片和花瓣。回到课堂,在实践队员的指导下,他们又变身为“色彩魔法师”,将精心挑选的植物素材小心翼翼地排列在棉麻素布上,覆盖一层薄纱。随后,清脆而富有节奏的敲击声在活动室此起彼伏。小锤起落间,叶片的青翠汁液缓缓渗出,花瓣的嫣红悄然晕染,植物最原始的色彩、最清晰的脉络被永久地“拓印”在布料之上。

这不仅仅是一次传统手工艺的初体验,更是一次沉浸式的自然美学教育。孩子们在与草木的亲密接触中,感受植物生命的脉动与自然的灵性,将夏日的蓬勃生机定格为永恒的艺术品,为假期增添了独特而本真的斑斓色彩。

乐享假期,伴你童行

——“葵心童趣”暑期社会实践团

蝉鸣盛夏,绿意葱茏。在雁塔区华洲城领誉社区,欢笑声、跳绳声、讨论声交织成一首充满生机的夏日交响曲。“葵心童趣”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以“大朋友”的身份,为社区儿童带来了充满欢声笑语的多元陪伴。

手工课堂上,团队成员耐心指导小朋友们动手制作“天安门”模型。孩子们一步步跟随示范,细心粘贴、拼接,当亲手完成的作品呈现眼前时,满满的成就感洋溢在稚嫩的脸庞上。手工课结束后,实践团成员带领孩子们来到户外活动场地。跳大绳的欢快节奏、拔河比赛的加油呐喊声瞬间点燃了现场的热情。孩子们在奔跑、跳跃、协作中尽情释放着童真活力,纯真的笑容如同夏日阳光般灿烂。

此次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,巧妙地将游戏互动、手工创作与简单的学业辅导相结合,不仅让孩子们在欢乐中锻炼了身体、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,也启迪了智慧。实践团成员也在陪伴服务中深化了对基层的了解,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。

绘心情彩虹,度七彩假期

——“彩虹伴行·童趣探索营”暑期社会实践团

在经开区阳光馨园社区,“彩虹伴行·童趣探索营”暑期社会实践团聚焦儿童身心健康,精心设计了一节心理互动课程。

课程在轻松愉快的“情绪小盲盒”游戏中拉开序幕。小朋友们热情高涨,争相举手扮演“情绪小演员”。只见小演员们时而眉头紧锁、怒目圆睁地演绎“生气”,时而嘴角上扬、手舞足蹈地表现“开心”。台下的孩子们则化身为“情绪侦探”,聚精会神地观察表演者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,争先恐后地猜测:“是生气!”“不对,是高兴!”此起彼伏的猜测声和欢笑声充满了整个课堂。

这种生动有趣的表情互动游戏,为孩子们认识自我、管理情绪、保持积极心态提供了有益的引导,为他们的快乐成长增添了一份心灵守护。

通过科学探索、爱国主题教育、传统文化体验、趣味游戏互动及身心健康课程,“七彩假期”活动为多个社区的孩子们打造了多元化的暑期体验。西安交大城市学院的学子们以实际行动服务社区,在满足儿童成长需求的过程中,也锤炼了自身本领,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担当。

编辑:贺换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