党建工作

廉洁教育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党建工作 > 纪检监察 > 廉洁教育 > 正文

一餐一饭见作风

日期:2025-10-15    来源:中国纪检监察报

近日,看到这样两组数据:江苏省淮安市推行“简约分餐制”,全市一般性公务活动县区和镇街两级公务接待费用支出同比下降约30%;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区内公务往来一律扫码吃食堂,公务接待费连续两年下降20%以上。数据可见,公务接待新风扑面,也反映出各地以“吃”为小切口,持之以恒抓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、务实举措。

公务接待是关乎作风建设的大事,公务接待清清爽爽,在“餐桌”上做好减法,就是在开源节流上做加法,可以把省下来的钱,用在发展所需、民生所盼上;就是在匡正风气上做加法,既纠治“吃公函”等问题,又斩断了由风及腐的链条;就是在减负赋能上做加法,把基层干部从迎来送往中解放出来,让他们有更多时间服务群众。而高频次、超标准、超规格的公务接待,不仅浪费公共资源,加重基层负担,更会严重损害党的形象。从查处的案例看,目前在公务接待上仍存在一些错误思想、不良现象。坚决纠治错误认识、不正之风,让公务接待活动不断充盈清风正气,才能不断筑牢中央八项规定堤坝。

有章可循更要有章必循。从中央八项规定,到《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》,再到新修订的《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》,党的十八大以来,党中央以一系列制度规定持续立规矩、明责任、纠偏差,不断推进公务接待规范化、制度化。各地各部门在结合实际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的同时,也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。比如,在安徽省安庆市,公务人员可通过“掌上安庆”客户端预约就餐、扫码支付,系统自动记录;在湖南省郴州市,通过“机关食堂一卡通”系统的数字化联网管理,公务用餐实现“实名制+透明化”。好办法、好举措落实好,才能收到好效果。要加强对党中央制度规定、各地创新举措落实情况的监督,有效防范隐性接待、变相安排接待等问题,才能切实减少公务接待支出、减轻基层接待负担。

勤俭节约接待,务实高效办事。既然是公务活动,党员干部主要精力就应放在公事上,不要“围着餐桌转”,而要盯着公事尽心尽力办。焦裕禄走村入户在群众家吃饭时,他从来不让特意准备饭,群众家里吃菜叶、喝糊糊,他也跟着吃菜叶、喝糊糊,吃完后,他总是会补给人家钱或饭票。在公务接待中,党员干部一定要知底线、守规矩,坚持厉行节约、反对浪费,严禁违规接待。上级机关领导干部,更要带头严格执行公务接待的有关制度规定,不搞特殊,不讲排场,上级、下级都严格按照规定办,上下都清爽、轻松。

纠治违规公务接待是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,必须持续发力、深入治理。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严查严处,紧盯“吃公函”“吃食堂”“吃老板”“吃下级”等问题,加大监督检查力度,发现一起查处一起;深化源头治理,做实以案促改、以案促治,推动有关地方部门持续完善公务接待制度机制,同时加强纪律教育,强化党员干部纪律意识、规矩意识。

(作者:张景林)